2023-05-30 11:27:19
專家組一行現場查看新菌株銀耳。通江銀耳科學技術研究所供圖
“新品種的產量和出耳率較高,同時具有早熟的特性。”5月21日,由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長彭衛紅研究員帶隊,四川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專家組一行對巴中市 通 江 縣 新 菌 株 銀 耳“22-01”“22-06”進行了田間技術鑒定。
在通江縣火炬鎮老君觀村實驗點位,專家組現場 查 看 了 新 菌 株 銀 耳“22-01”“22-06”的菌株性狀和長勢情況,聽取相關情況匯報,經現場質詢和討論,形成初步鑒定意見。專家組一致認為,此次選育的兩個銀耳新菌株親本來源和選育過程清楚,遺傳性狀穩定,田間表現整齊一致,是不同于現有銀耳栽培品種的新菌株。
通江銀耳科學技術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,新菌 株 銀 耳 “22-01”“22-06”的親本來自于通江銀耳科研所2020年分別在該縣龍鳳場鎮和唱歌鎮采集到的野生銀耳。自2021年以來,通江縣分別在龍鳳場鎮、唱歌鎮、涪陽鎮、陳河鎮等地培育試點,經過了3年的人工馴化、篩選、提純、復壯。兩個新菌株銀耳具有出耳早(比其 他 品 種 提 前 18 天 以上)、朵形佳、產量高的特點。
“我們與各級專家聯合攻關,旨在篩選出具有通江銀耳本質特征,豐產、穩產、抗逆性強、適宜較廣的優良菌株,為通江銀耳產業發展提供高產、優質、高效的新品種,助推通江銀耳產業高質量發展。”通江銀耳科研所高級農藝師張傳銳說。
近年來,通江縣聚焦打造通江銀耳(食用菌)百億級產業集群總體目標,以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為抓手,成功打通“涪陽大橋—陳河嘉祐示范基地—陳河鎮陰扁子經木子岡—新場毛村”通江段木銀耳產業環線,建設耳堂 848個,為通江銀耳(食用菌)產業振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,預計今年通江銀耳產量48萬斤,產值可達4億元。